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县相望,西临冀州区,南靠邢台市辖南宫市,北接滨湖新区、武邑县,处京津、石家庄、济南三角经济中心区腹地。枣强是天下裘都。枣强是董子故里。枣强是移民之乡。枣强是革命老区。枣强是道德高地。枣强是生态之城。

历史沿革
枣强县历史悠久,变化沿革复杂。唐尧之世,禹平水土定九州,今枣强地为兖州之域。商代因枣树繁茂有棘津地之称,在今武邑县东南部一带置有“棘津城”。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时代),今枣强地初属齐,后属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改属赵。
秦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赵国分置邯郸、巨鹿二郡。今枣强地属巨鹿郡。
公元前126年10月(元朔三年),武帝刘彻始立枣强县,以其地枣木强盛而得名,故治在今王均公社东故县村。当时,于今之境内另外尚有芯题县及煮枣侯国(见附图)。芯题县约位于今境之南部,故治约在今县城南(稍偏西)四十里大营公社一带。煮枣侯国约位于今境之西北部,约在今宅城公社一带置有煮枣城,属冀州信都郡。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汉侯国六国时于此煮枣油(枣糖),后魏及齐以为故事,每煮枣油即于此城。汉景帝时以罪废煮枣侯。侯国随之取消。其辖区归为枣强县。
上述枣强、芯题二县均属冀州清河郡。
东汉初,省芯题县入枣强县。107年(永初元年),取消枣强县归并广川县,故治在今景县广川公社驻地,属冀州清河国。
220年至265年(三国魏时),枣强地属冀州渤海郡广川县。
晋时,因广川县升为广川郡,又复置枣强县。故治在今王均公社东故县村。初属冀州信都郡,后属冀州广川郡。
南北朝时,北魏初,废广川郡复置广川县。当时又分枣强县,增置索卢县,故治不详。均属冀州长乐郡。415年(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并枣强、索卢二县入广川县。故治在今景县广川公社驻地。498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又复置枣强、索卢二县。556年(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废广川、索卢二县入枣强县。故治由今王均公社东故县移于今景县广川公社驻地,仍属冀州长乐郡。
北周沿袭北齐制。
公元582年(隋文帝开皇二年),枣强县治由广川镇移于今王常公社旧县村,广川镇属枣强县所辖。583年(隋开皇三年),改长乐郡为冀州枣强属。586年(隋开皇六年),又复置广川县,到仁寿初年间于旧广川县东80里新置广川县(后改名为长河县划属平原郡)。但广川镇仍属枣强县所辖。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枣强县改属冀州信都郡。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信都郡为冀州。623年(唐武德六年),冀州置总管府。662年(唐高宗龙朔二年),冀州改名魏州置都督府。672年(唐高宗咸亨三年),又复名冀州。742年(唐天宝元年),罢州为信都郡。757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废郡复为冀州,枣强县皆属之。
公元923年至590年(五代时),枣强县仍属冀州。
宋初,枣强县属河北东路冀州。公元1068年(神宗熙宁元年),改枣强县为枣强镇入信都县,故治在今冀县城。1077年(熙宁十年)复置枣强县,属冀州信都郡。
金代,枣强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冀州。1126年(金太宗天会四年),因河溢城废。1132年(天会十年),枣强县治自今王常公社旧县村迁址刘马村(即今之县城址)。
元代,枣强县属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真定路冀州。原属枣强县所辖的广川镇划归待县(即今景县)。
明代,枣强县属直隶真定府冀州。1376年(洪武九年)时,由枣强县知县李源清在刘马村始建枣强城。1406年(永乐三年),知县赵礼又重修枣强县城。
清初沿袭明制,1724年(雍正二年),冀州升为直隶州,枣强县属之。

1913年(民国二年),废州制,时枣强县属冀南道。1914年(民国三年),改冀南道为大名道,枣强县属之。1928年(民国十七年),废道制,国民党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枣强县直属于省府(省府驻地天津)。县以下设八个区:一区城南街(今城关)、二区大王均、三区大营镇、四区娄子镇、五区卷子镇、六区南吉利、七区流常镇、八区肖张镇。区以下共辖592个自然村。
1937年夏,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芦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县政府溃散南逃。同年冬,有我县上层买办资产阶级政客、汉奸杨玉昆为首组织了伪政府。
1938年夏,八路军七六九团进驻枣强城推翻了伪政府,并成立了县政府。同年8月,正式建立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枣强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冀南行政公署第五专员公署领导(专署驻地在武邑县一带)。
1939年2月初,日本侵略军占据枣强县城,并成立了日伪政权。
1940年夏,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以县城至冀县的公路和县城至烟王庄,经后王寿、后旧县的大道为界,将枣强县划分为枣北、枣南两县。枣北县抗日游击政府下辖7个战区,属冀南行政公署第五专员公署(专署驻地在武邑一带)。枣南县抗日游击政府下辖10个战区,属冀南行政公署第六专员公署(专署驻地在枣南、故城一带)。
1943年秋,我冀南行政公署第五专员公署,为纪念在枣北县西江官村对日伪作战中光荣牺牲的我冀南军区五分区司令员赵义京、副司令员陈耀元同志,曾将枣北县改称为赵陈县。
1945年7月,赵陈(枣北)、枣南两县全部解放。
1946年1月,赵陈(枣北)、枣南两县合并为枣强县,并在今县城建立县人民政府,属冀南行政公署第五专员公署领导(专署驻地在衡水一带)。不久,将原枣北县七个区、枣南县十个区合并。恢复1928年八个区建制。1948年9月,华北行政区建立,枣强县属华北行政区之冀南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本县政府属河北省衡水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本县仍属衡水专区。1952年11月,衡水专区撤销,改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11月,本县与衡水、武邑、冀县合并为衡水县,县治在衡水县城。1961年5月,衡水县又分为衡水县、冀县,原枣强、冀县为冀县,县治在冀县县城。1962年1月,本县建置恢复,仍属石家庄专区,同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本县属之。1967年12月9日,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枣强县属之。1996年7月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同年5月31日的批复,下达《关于撤销衡水地区设立地级衡水市的通知》。随之,枣强县由隶属衡水地区改为隶属地级衡水市,为其辖县之一。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3月,仍为8个区。1953年4月,8个区改为6个区,区以下共设75个乡:
第一区(城关)辖10个乡:城关乡、桃园乡、孟屯乡、小寨乡、门庄乡、康马乡、北大屯乡、司庄乡、旸谷庄乡、雨淋召乡。
第二区(王均)辖14个乡:王均乡、进伯乡、唐林乡、横头乡、后十七户乡、嘉会乡、平楼乡、恩察乡、大市乡、于胜屯乡、故县乡、吉利乡、王善友乡、旧县乡。
第三区(大营)辖17个乡:大营乡、花里庄乡、崔浒乡、金子乡、油故乡、天地林乡、石村乡、鹿屯乡、张米乡、岳家圈乡、王滩乡、娄子乡、贺屯乡、新屯乡、崔母乡、顾庄乡、小营乡。
第四区(张秀屯)辖11个乡:张秀屯乡、尤家洼乡、雅科乡、蔡家屯乡、里祥乡、崔家庄乡、赵子谏乡、瓦莲蓬乡、靳江村乡、王村乡、贾庄乡。
第五区(肖张)辖10个乡:太湖乡、里仓口乡、杜烟乡、寺上乡、马均寨乡、程杨乡、纸坊乡、邢村乡、客市乡、大城乡。
第六区(流常)辖13个乡:流常乡、站里乡、王常乡、北王庄乡、花园乡、青花乡、同庄乡、紫结乡、吉科乡、臣赞乡、花雨乡、吕木乡、刘屯乡。
1953年4月,枣强县划分为六个区:一区城关、二区王均、三区大营、四区张秀屯、五区肖张、六区流常;区以下设乡政府,共83个。
1956年7月,撤销6个区,将75个乡合并为26个乡:城关乡、孟屯乡、门庄乡、康马乡、宅城乡、张秀屯乡、思察乡、雅科乡、卷子乡、大营乡、娄子乡、王滩乡、石村乡、、金子乡、新屯乡、王均乡、嘉会乡、唐林乡、吉利乡、流常乡、王常乡、裴庄乡、吉科乡、马屯乡、肖张乡、大城乡。
1958年11月,枣强、衡水、冀县、武邑合并为衡水(大)县,取消乡制,原枣强境内设枣强、大营、流常3个人民公社,共分26个管理区,即:城关、孟电、门庄、康马、宅城、滕村、张秀屯、恩察、崔庄、卷子、大营、娄子、张米、石村、金子、新屯、王均、嘉会、唐林、吉利、流常、王常、臣赞、吉科、马屯、肖张管理区。同年12月下旬,枣强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枣强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11月,枣强县、衡水县、冀县、武邑县合并为衡水(大)县,县治在今衡水县城关。同时取消乡制,枣强地设大营、流常、枣强三个人民公社(除原大城乡所辖区划归原衡水地管辖外),共辖26个管理区:城关区、孟屯区、张秀屯区、门庄区、大营区、马屯区、康马区、肖张区、娄子区、宅城区、卷子区、新屯区、石村区、王均区、吉利区、嘉会区、王常区、崔庄区、金子区、恩察区、滕村区、流常区、吉科区、臣赞区、张米区、唐林区。
1961年5月,26个管理区更名为26个人民公社。所有村改为生产大队。同时,设枣强、大营、流常、王均、张秀屯5个工委,分别领导各公社,1962年1月,恢复本县建置,共26个人民公社,553个生产大队(包括577个自然村)。
1967年1月27日,枣强县人民委员会被反派夺权后,实行军管并建立了“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1968年8月18日,成立党、政合一的枣强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12月30日,枣强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枣强县人民政府,原县革命委员会取消,仍属河北省衡水地区行政公署。26个人民公社建制未变,公社以下共辖553个生产大队,577个自然村。
1982年全县辖城关公社、吉科公社、臣赞公社、肖张公社、流常公社、马屯公社、滕村公社、王常公社、宅城公社、孟屯公社、吉利公社、门庄公社、康马公社、卷子公社、王均公社、唐林公社、张秀屯公社、恩察公社、崔庄公社、嘉会公社、娄子公社、新屯公社、大营公社、张米公社、石村公社、金子公社。

1983年12月,26个人民公社更名为24个乡和两个镇(城关、大营),1987年1月,马屯乡又改建为马屯镇,同年8月,城关镇更名为枣强镇。
1984年1月,大营公社改为大营镇。
1993年4月,恩察乡改为镇。
1996年1月,按照省政府部署,县域原26个乡镇调整为11个(5镇6乡):原枣强镇与康马乡、门庄乡、孟屯乡、滕村乡、宅城乡合并为枣强镇,原大营镇与金子乡、石村乡、张米乡合并为大营镇,原马屯镇与流常乡、吉科乡合并为马屯镇,原张秀屯乡与卷子乡、崔庄乡合并为张秀屯乡,原新屯乡与娄子乡合并为新屯乡,原唐林乡与吉利乡合并为唐林乡,原王常乡与臣赞乡合并为王常乡,原肖家镇、恩察镇、嘉会乡、王均乡无变动。
1997年肖家镇改称“肖张镇”。
1998年嘉会乡改为镇建制,称“嘉会镇”。
2013年10月,撤销新屯乡、张秀屯乡,设立新屯镇、张秀屯镇。
2018年5月,撤销唐林乡,设立唐林镇。

2010年全县11个乡(镇),553个行政村(576个自然村)。
2021年枣强县辖9个镇、2个乡:枣强镇、恩察镇、大营镇、嘉会镇、马屯镇、肖张镇、张秀屯镇、新屯镇、唐林镇、王均乡、王常乡。县人民政府驻枣强镇新华东街3号。
2023年全县面积905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设9镇2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53个行政村,576个自然村,6个居民委员会,人口36.5万。
- 中迪壁挂炉售后全国服务号码多少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澳仕密斯热水器售后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光芒太阳能售后服务维修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夏贝热水器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笃宝智能锁24小时售后服务维修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Rheem壁挂炉售后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沐克热水器售后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百欧燃气灶维修服务中心|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OLOEY智能锁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都格壁挂炉客户服务号码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