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阳山篇

时间:2024-12-18 10:22:10

阳山,位于无锡西部,阳山(山)以东,直湖港之西,东连藕塘、南接胡埭、西邻陆区、北为杨市。

阳山镇鸟瞰图

宋代以后先后属神护乡、富安乡,1965年从杨市、陆区两公社分出成立阳山农林畜牧场,以境内的阳山命名,1969年更名为阳山农场,1983年改设阳山乡。境内有阳山、小阳山、长腰山、狮子山,其中,阳山高170米,长腰山高110米,其余是两个低丘。全境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阳山桃园

阳山是中国著名的水蜜桃之乡,阳山水蜜桃享誉世界,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评为“世上最美味的桃子”。

热销的阳山水蜜桃

境内的阳山(山),据《县志》记载,原名安阳山周武王封周章(武王堂侄)少子于无锡为安阳候,死后葬山下,因以名山。

无锡阳山

以下是整理的部分阳山地名和历史由来:

新渎桥——自然镇名,该镇居新渎河两岸,镇中河上有桥,故名新渎桥。

姚家桥村——行政村名,1965年取名第一耕作区,1982年以境内姚家桥(桥)更名为姚家桥管理区,1983年改设姚家桥村。

前寺舍、中寺舍、后寺舍——村名,该村位于翠微寺旁,故名寺舍。后寺舍分迁成前、中、后三村,故名河柳村。

寺 前——村名,该村位于翠微寺前,故称。

金鸡墩——村名,因村南有一土墩,原称金妃墩,后称金鸡墩。

山南头——村名,该村位于长腰山南头,故名。

大路头村——行政村名,1965年取称第二耕作区,1982年以驻地大路头(村)更名为大路头管理区,1983年改设大路头村。

大路头——村名,因村靠二条大路,故名。

走马绛——村名,因村旁土绛为太平军养马之处。

新渎村——行政村名,1965年取名第三耕作区,1982年以新渎桥(自然镇)更名为新渎管理区,1983年改设新渎村。

庙墩上——村名,此狮子山石墩上原有一庙,故名。

山咀头——村名,该村位于牛郎山山咀处,故名。

安口里——村名,该村位于庵旁,因土语“庵”和“安”音同,故名。

郭庄村——行政村名,1965年取名第四耕作区,1982年以驻地郭庄更名为郭庄管理区,1983年改设郭庄村。

上旸庄、下旸庄——村名,旧志称阳庄,后称旸庄里。因分迁成南、北两村,故名。

砻坊里——村名,该村因曾有砻坊,故名。

林业村——行政村名,1965年取名林业耕作区,1982 年更名为林业管理区,1983年改设林业村。

西 山——村名,因位于长腰山西麓,故名。

大阳山——村名,该村位于阳山(亦称大阳山)北麓,故名。

东 山—— 村名,因位于长腰山东麓,故名。

狮子山——村名,该村位于狮子山南麓,故名。

南 山——村名,该村位于阳山南麓,故名。

阳山养殖场——场名,1974年建于阳山与长腰山之间的养殖场,取名为阳山养殖场。

阳山茶场——场名,1976年在长腰山北麓新辟的茶场,取名阳山茶场。

阳山地名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