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北京时间4月9日,中国足球“初代归化”的代表球员艾克森宣布退役。自此,35岁的他结束了自己持续16年的职业生涯。随着艾克森的退役,中国足球在金元时代大力推动的首轮归化大潮正在逐渐谢幕:阿兰、费南多在上赛季结束后离开中超,目前均无球可踢;洛国富在2024年宣布退役;高拉特在归化完成后未曾代表国足登场便宣布退役……

曾经,他们是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的希望。如今,一场豪赌沦为泡影,中国足球却还未找到归化球员的使用说明书。
“衷心感谢所有参与书写这段传奇的人们。这不是永别,而是暂别的序章。比赛的哨声或许已然终响,但对足球的赤诚将永远在我心中燃烧。”在退役声明的末尾,艾克森动情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从比赛数据来看,他或许是中国足球最具回报的归化球员。从2019年9月完成国足首秀开始,艾克森共为国足出场19次,贡献4粒进球3次助攻。只是,由于完成归化后已经处于职业生涯末期,艾克森并没有成为改变中国足球命运的关键先生。
同样的命运在阿兰、高拉特、洛国富、费南多等球员身上不断重复,他们都以外援的身份在中超打出名堂,在金元足球最鼎盛时期开始启动归化程序,在巅峰期过后终于具备为国足比赛的资格,又在混乱的氛围中沦为中国足球的尘埃……
这是中国足球的一次豪赌,以艾克森为例。作为外援的他在效力上海海港时年薪在500万欧元左右。但在完成归化手续后,回到广州恒大的他年薪上涨到了800万欧元左右。并且,凭借“户口本”优势,艾克森的职业生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延长,对于以他为代表的归化球员群体而言,这是一次相当超值的选择。
这是中国足球一次失败的尝试。事实上,在归化战略启动之初,各方尚未有完整的计划。投资人出于变相增加外援的角度豪掷千金,但国家队却由于种种问题未能厘清思路,最终大量的投资带来的是混乱与争议,国足在账面实力上虽有提升,但表现在球场上的却是极度的自我否定与批判。
需要指出的是,就目前中国足球的整体环境而言,归化球员的引入仍然是短期提升球队实力最有效的手段。但这种设想转变为成果需要复杂的过程,只有完善的顶层设计,才能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显然,我们如今还没有搭建起这样的体系,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比日本足球,他们的归化战略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启动,经过50余年的发展,日本足球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归化体系,并且触角已经延伸到欧洲青训体系培养的优质年轻球员。相比之下,中国足球更多在中超内部挖潜,由于居住时间等限制,大多数球员达到条件时已经过了巅峰期。
千辛万苦完成了归化,球员融入国足的体系还是问题。球队始终没有成熟的体系,教练组的态度也不统一,归化球员的存在便相当尴尬。

告别艾克森,我们还有塞尔吉尼奥,未来还有更多归化球员。但这项工作不能仅停留个人层面,找到归化球员的说明书,中国足球需要经验,更需要智慧。
记者:侯超 编辑:李夫杰 摄影:新华社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