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河新区产业发展亮点走笔之二
政策是“花”,落地才能结果。沂河新区及时把握国家产业方向及配套措施,获取政策、吃透政策、利用政策,确保辖区企业能第一时间“吃上政策红利”——
看我“花样”百出 换你“硕果”累累
在临沂客户端讯这件事情不大,却又很难办,尤海涛这样判断。
作为天成鸿图经贸公司的总经理,尤海涛担负着将临沂发展成为本公司国内货物第一集散地的重任。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俄罗斯休闲食品进口,2024年销售额达到3.6亿元,做到了该类企业的头部位置。

2022年,天成鸿图进驻临沂综合保税区,正是瞄准了临沂的物流优势和临沂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这两个关键点。“我们企业内部测算,在临沂进行货物仓储、集散,物流费用要节省26.8%,物流时间也会缩短。”尤海涛说,这两年,天成鸿图的业务量不断攀升,“但出现了一个‘难受’的问题”。
天成鸿图在临沂综合保税区内有两个相邻的仓库,分别储存“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当“保税”货物转换成“非保税”货物时,公司必须将货物装车,进出卡口才能完成相关手续,然后货物再运回另一个仓库存储。
“两个仓库相距仅几米,但每批货物装车、进出卡口、卸车,至少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移库。”尤海涛说,事虽不大,但颇费时力。于是,他向临沂综合保税区服务中心和临沂海关等部门反映了这个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对沂河新区来说,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吃到“政策红利”,责无旁贷。2023年12月,海关总署出台“区内货物直转”的相关政策公告。于是,第一时间,临沂综合保税区和临沂海关都行动起来。

“我们立即会同海关等部门,对政策进行认真咨询、了解,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到省外实施该项业务的城市学习调研。”临沂综合保税区服务中心外贸发展办公室主任周金岩介绍,最终,天成鸿图成为青岛关区首家实现消费品“保税”和“非保税”区内直转的企业。
简单来说,就是天成鸿图在自家仓库内设立物理隔离的“待检区”,在待检区安装与海关业务大厅联网的视频监控,设置区分标识和虚拟卡口。这样,保税货物不需要装车过卡口,只需要推到这个区域,经过海关视频验收,就可以转换成非保税货物了。
这就是“同库调拨、区内直转”。通过数据“跑路”替代货物“跑腿”,既节约了企业运输装卸成本, 又降低了对海关监管资源的占用。
“2024年,我们全年申报区内直转602批次、货值4000万元,节省物流费用35万元。”尤海涛告诉记者,该项业务节省了时间,大幅提升了周转效率,这对贸易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希望,公司将来80%的货物都能在临沂仓储、集散。”
如果说天成鸿图享受的政策红利,是沂河新区“有的放矢”,那么在更大范围内,沂河新区更像“春风化雨”,催动政策“花样”落地,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前两天,公司刚向越南发走了两个集装箱的货物。这个越南大客户就是我们今年跟着政府参加越南展会时发展的。”博士爱玩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豪,就感受到了新区对于企业出海的政策“赋能”。
跟以前相比,搬到沂河新区的博士爱玩具有限公司更能体会现在的便利之处。“无论是从刚建厂时的‘一站式’服务,还是企业现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各种好政策,相关部门都是第一时间‘送’上门,这坚定了企业更好发展的信心。”李豪说,公司从2024年下半年才开拓外贸市场,现已出口100多个集装箱货物,货值超过1000万元。
“2024年以来,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方面,金利液压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获批资金2100万元,山东新亿诺环保获批资金1120万元;甘李药业、临工智科获批2024年省急需紧缺人才项目;临工智科、佰盛新能源、东元科技进入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沂河新区经发科技局王江顺介绍,强化向上争取,协调对企交流,千方百计做到“不放过一项”,最大程度保障让企业受益。2025年以来,该区已经争取相关政策20项,争取项目79项。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珊珊 李璐 通讯员 姚文君 孙蕾 王家祥
编辑: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