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个清明季,漳浦喜提“游子回乡考察热”

时间:2025-04-09 10:14:00

福建日报-新福建4月9日讯(通讯员 林惠卿 黄祺萍)春风和煦,万物竞发。今年清明时节,福建省漳浦县迎来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情感奔赴与机遇碰撞。以“亲情、合作、共建”为主题,漳浦广邀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返乡共叙乡情、共谋发展。海内外游子携家带眷踏上故土,在祭祖追思中重拾乡愁记忆,在产业对接中探寻合作机遇,在生态共建中厚植家园情怀。这场“游子回乡考察热”,不仅为漳浦注入澎湃活力,更以乡情为纽带,串联起“引侨资、聚侨力、汇侨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血脉寻根:祭祖潮凝聚家国“同心圆”

清明是追思故人的时节,更是游子寻根的精神归途。今年漳浦的清明温情涌动——百岁印尼华侨陈壬水携五代家族成员跨越重洋回乡祭祖的场面,成为当地热议的佳话。

在漳浦县马坪小学,这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人在子孙搀扶下,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马坪小学,与师生座谈交流。他勉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随后,陈壬水一行参观了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小讲解员精彩的介绍赢得了他的连连称赞。在学校操场旁,陈壬水带领家人和学生们种下了6棵桂花树,寓意“种树种根,把根留住”。参观过程中,他还不断嘱咐家人多拍些照片,“要留下家乡的模样,这是我们的根啊!”这一幕让一同参观的乡亲们深感触动。

在马坪镇的思亲楼,陈壬水与同样携家人从香港回家祭祖的堂弟陈贯珩再次相聚。“等明年百岁之时,我们相约再回思亲楼,一起回乡恳亲谒祖。”两位老人紧紧握着彼此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在思亲楼许下世纪之约。

回家当天,陈壬水还专门带领家人重温故地,重走他出资修建的思亲路、思亲桥。“我为我爸爸的爱心以及深爱祖国、家乡的情怀感到高兴、骄傲。”走在思亲路、思亲桥上,陈壬水先生的女儿陈韻情感慨万千,她表示,作为陈家后辈,她们定会遵循祖辈、父辈的嘱托,弘扬先祖美德,加深族谱联谊,做好亲情传承。

相隔十几公里外,另一场跨越海峡的亲情也在上演。在赤岭畲族乡“三月三”文化节现场,300余名两岸蓝氏宗亲身着传统凤凰装,以畲语唱诵祭文、共跳竹竿舞。台湾宗亲蓝浩彦捧着从台中带来的族谱激动落泪:“族谱里记载的祖厝位置分毫不差!两岸血脉割不断,这次回来就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据漳浦台港澳办统计,清明期间共有12批次、超500名台胞参与宗亲联谊活动,两岸家书互赠、族谱合订等环节成为情感交融的生动注脚。

“祭祖潮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回归。”漳浦县侨联主席戴智渊分析,近年来县里通过修缮祖厝、编纂侨史、设立“云祭扫”平台等措施,持续唤醒侨胞乡愁记忆。“今年清明返乡侨胞同比增长40%,许多年轻人主动加入寻根队伍,这正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产业兴乡:乡情铺就产业“同心路”

在增进亲情的同时,漳浦县积极推动与港澳台同胞的产业合作。一场盛大的“文旅和总部经济”招商推介会在漳浦县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港澳同胞的目光。推介会上,漳浦县政府详细展示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投资环境。从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到自然风光秀丽的山水美景,从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到特色鲜明的美食文化,漳浦的魅力一一呈现在在港乡亲面前。

针对港澳同胞的需求,漳浦县量身定制了滨海旅游、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等领域的产业项目。漳浦的“蓝色滨海”“金色古韵”“红色革命”“绿色康养”旅游路线涵盖了生态旅游、历史文化体验、现代都市休闲等多个方面,为港澳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丰富的旅游选择。同时,在推介会上,“健康食品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家居建材产业”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绿色纸业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三大新兴潜力产业也吸引了在港乡亲的广泛关注。

此外,在港乡亲们还来到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坂村,深入河豚养殖基地调研,详细了解河豚的生长环境、技术管理和市场前景。他们与当地养殖户展开热烈讨论,围绕如何构建集生产、供应、销售与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探讨开通“漳浦—深圳—香港”河豚冷链专柜,希望通过旅居香港深圳的漳浦乡亲牵线搭桥、穿针引线,或者直接扮演运营商、供销商、“搬运工”,让漳浦河豚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进入普通香港市民的餐桌,让优质河豚“游”向更广阔市场。

生态共建:紫荆树苗种下“同心林”

生态共建是漳浦县此次清明活动的又一亮点。4月6日,漳浦县率先开展香港同胞返乡植树日活动。在植树现场,香港漳浦同乡会的成员们拿起铁锹、水桶等工具,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种下28棵红粉紫荆树,寓意香港回归28周年。“返乡植树”被香港漳浦同乡会正式确立为每年清明节的一项固定活动,这些树木将逐渐成长为全国第一座“香港林”,成为家乡的一道亮丽生态景观。“香港林”的落成不仅为家乡增添生态新景,更寄托了在港乡亲饮水思源、反哺桑梓的深情厚谊。

香港漳浦同乡会会长杨小龙一边植树一边说:“通过植树造林,我们不仅为家乡增添了绿色,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充满乡情的土地。”这一举措展现了漳浦与港澳同胞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深度合作,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同心亭”“麒麟阁”揭匾仪式,两座建筑以传统闽南风格为底蕴,将成为弘扬家国情怀、凝聚乡谊的文化地标,也承载了在港乡亲对家乡发展的殷切期望。

在这个清明节,漳浦以乡情为桥梁,推动亲情、产业、生态三线并进,书写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