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曾表示“美国将让位给中俄”

时间:2025-04-14 17:24:00

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13日,秘鲁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秘鲁首都利马因病去世,享年89岁。

略萨是拉美文学大爆炸的代表作家之一,随着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先后去世,拉美文学大爆炸时代也宣告落幕。

《卫报》在介绍略萨时称,他的人生如自己的小说一般丰富多彩:曾竞选过秘鲁总统,但遗憾失败;与另一位文学大师马尔克斯长期不和;201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略萨对中国文学界影响深远,曾致信中国读者说“中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非常强大的国家”,也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撰文称“中国和俄罗斯将占据美国让出的地位”。

略萨 资料图。 《卫报》

拉美文学爆炸的最后一位主将

拥有秘鲁和西班牙双国籍的略萨是世界公认的拉美文学巨匠,代表作品有《城市与狗》《绿房子》《酒吧长谈》等。他与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墨西哥作家富恩斯特、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一起成为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主将。

略萨的创作体裁广泛,风格多变,并且热衷于文字实验,其作品深刻揭露拉美社会的暴力、腐败与个体反抗。他写过大量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过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等。

1936年3月28日,略萨出生在秘鲁南部亚雷基帕省首府亚雷基帕市的一个中产家庭。略萨读大学时参加秘鲁共产党组织的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思想家的著作,还担任过指导员,并短期加入秘鲁共产党。上世纪60年代,他也热烈支持古巴革命。

1976年在墨西哥城,略萨殴打了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马尔克斯,后来他嘲笑马尔克斯是“卡斯特罗的妓女”。这场争斗究竟是因为政治原因还是个人纠纷,仍然是个谜团,两位作家一贯不愿公开讨论此事。

1989年,略萨曾参与竞选秘鲁总统,并一度是声望最高的候选人。与藤森一起进入第二轮角逐,最后败给藤森,而藤森也已于去年9月去世。略萨在竞选失败后,应聘客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并在那里完成了回忆录《水中鱼》,其中讲述了他于1987年至1990年期间的政治活动。

略萨名作《酒吧长谈》中译本封面

曾致信中国读者:“现在我知道了……

略萨本人曾多次来到中国,对中国态度友好,洽谈版权也颇为大度,其作品广为中国读者熟知。有评论说,在莫言、格非、苏童、余华等一大批先锋作家的身上,都能看到略萨的影子。

2011年6月略萨到访中国,9天的中国行中有一站是在上海,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作了公开演讲和作品朗诵。

关于此次中国行,略萨曾经写信致中国读者:“我从来没想到我写的故事能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亦即从我儿时起似乎就构成我梦境中一部分的国家,也是我心目中非现实景物组成部分的国家,就如同我在历险故事中读到的那许多奇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国家一样。现在我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非常强大的国家。在她的众多人口中,有一些读者与我共同分享在我的小说中创作的那个神奇的世界,这对我花费了那么多时间、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写的故事和长篇小说,是一种莫大的补偿。”

和略萨有过对话的中国作家叶兆言称,自己“上台后大脑就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说自己把准备好的提问和发言遗失在了来上海的火车上。叶兆言后来撰文,“拉美文学的爆炸,影响了世界。我们是被影响的一部分,我们是被炸,心甘情愿地被狂轰滥炸,因为这个,我们应该表示感激之情。”

2018年1月,略萨在西班牙《国家报》发文向当时首次担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开炮,称特朗普的推特都是“病毒”,完全“不读书”,给白宫带去混乱。

略萨将美国称为“可怜的国家”,并表示,“后果可想而知:中国和俄罗斯将占据美国让出的地位,在第三世界国家和部分东欧国家获得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也许这一过程无法阻止。”

(综合自英国《卫报》、新民晚报、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