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沙新消费启示录

时间:2025-04-07 14:23:00

一幅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正在湘江之畔徐徐展开——

清明时节的星城长沙,以跃动的消费图景续写千年商贸传奇。这座被美团大数据提前标注为“2025清明十大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在清明小长假里迸发出惊人的经济活力:长沙南站吞吐量突破历史极值,文和友的霓虹灯影里交织着五湖四海的方言,五一商圈首日92万人次的浩荡春潮,共同勾勒出数字时代的盛世长卷。

在提振消费的宏大叙事中,长沙早已不是简单的流量追逐者。从茶颜悦色的国风美学到安克创新的科技突围,从水羊股份的“美妆智造”到鸣鸣很忙的即时零售创新,143个新消费品牌如繁星闪耀,构建起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的完整生态链。

首发经济重构的消费版图,在传统零售的河床上冲刷出“首发即焦点”的崭新航道;演绎经济突破的时空延展,让每个消费现场都成为文明传承的活态剧场;赛事经济驱动的消费潜力,呈现体育精神与商业智慧共舞的盛宴;夜经济赋予的价值再造,让每笔消费都成为文化记忆的当代注脚。

从舌尖到指尖、从线下到线上,长沙新消费品牌不断焕发出蓬勃能量,新业态不断冲刷着传统消费形态的边界,汇聚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也为全国消费升级浪潮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样本参考。

这座“新消费样板间”的实践启示我们:把美好生活编织进每个日常的细节,织就人人触手可及的人间烟火图,终将冲刷出万物生长的商业新大陆。

近悦远来的“青和力”

让年轻创业者与城市共生共长

文和友以怀旧消费复刻20世纪80年代长沙市井生活,茶颜悦色用国风美学激活传统文化符号,鸣鸣很忙以“量贩零食3.0”重构消费场景,安克创新用科技美学叩开全球市场,水羊股份以“东方美学+数字科技”改写美妆规则……这些现象级商业磁场,不仅是商业创新的胜利,更是长沙“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缩影。

在《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蓝图中,“青和力”已升维为系统工程:环岳麓山片区打造“文艺范”创业梦工厂,老城区通过潮宗街等历史街区植入国潮消费场景,湘江两岸布局国际赛事与音乐节。

这是一场没有剧本的双向奔赴。在长沙五一广场,日均30万人次的客流中,“90后”与“00后”占比超70%。这座“网红城市”的消费活力,正被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创业者重新定义。

青和力,是城市对年轻创业者的包容——

15年前,一个揣着5000元创业基金的青年,在坡子街升腾的油烟中抡起铁勺。当文宾炸出第一块裹着辣椒籽的排骨时,无人料到这簇星火将燎原成消费革命的野火。2018年,他耗资近亿元打造“超级文和友”,将2万平方米的商场变为20世纪80年代长沙的“时光胶囊”,日均客流超3万人次。如今,文和友已成为现象级文化IP,其“餐饮+文创”模式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消费新物种”。

坚持薄利多销、价值回归的零食很忙,2023年与赵一鸣零食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打造出全国最大量贩零食连锁品牌。至2024年末,这家从街角小店裂变出的商业巨轮已实现555亿元零售额,1.5万家门店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全国319个城市。

2011年,29岁的阳萌辞去谷歌高薪工作回国,创立安克创新。安克从移动电源起步,借助国内供应链优势,通过亚马逊销往超100个国家,让中国智造成为欧美年轻人的“时尚标签”。14年间,安克创新完成了从出海卖货到科技品牌的精彩跨越。如今,它正以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在充电宝的方寸之间重构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认知边界。

在长沙,青年创业铸就新消费品牌的成功故事俯拾皆是。他们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无畏的创新精神与不懈努力,打造出一个个备受追捧的新消费品牌,为长沙的商业版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激励着更多后来者踏上逐梦征程。

青和力,是从“功能满足”到“情感连接”——

给消费者情绪满足,这是长沙新消费品牌的共同认知:真正的青和力不仅仅在于让年轻人掏钱,而在于让他们在扫码支付的瞬间,听见文化认同的回响、触摸价值主张的温度、找到身份归属的锚点——这或许就是星城消费主张的终极答案,也是一场由情感驱动的城市文艺复兴。

在长沙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年轻人排着长队,只为品尝一杯网红奶茶,购买一份特色点心,或是体验一家别具一格的潮流店铺。

长沙新消费品牌通过产品创新与年轻化策略,正以“现象级”速度重构城市消费生态。

与《千里江山图》联名的青绿山水杯、印着金陵十二钗判词的《红楼梦》限定款、“少年游”系列里跳动的诗词韵律,茶颜悦色用东方美学的笔触,让每杯奶茶都成了可饮用的文化信物。这支从太平老街走出的新茶饮军团,用“中茶西做”的混血美学,在Z世代心中种下“国潮即日常”的认知。

1.9元无糖乌龙茶、9.9元拇指风干牛肉……鸣鸣很忙以极致性价比产品,把学生党的零花钱和上班族的咖啡预算,都换算成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其会员累计1.26亿,日均590万人次的购物篮中,装填着年轻人“既要品质又要精明”的生活哲学——这里没有消费主义的焦虑,只有用20元装满帆布袋的踏实快乐。

水羊股份在实验室与梳妆台之间架起一座科学桥梁,通过“成分透明化”策略,满足年轻人对“科学护肤”的需求。其“小迷糊”品牌以平价面膜切入大学生市场,2024年抖音渠道GMV增长107%,成为“宿舍必备”。这群信奉数据的年轻人,正用回购率投票出属于硬核消费者的黄金时代。

青和力,是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政策扶持,从“创业补贴”到“全周期服务”。

长沙出台“人才政策22条”,对35岁以下创业者提供最高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400万元担保贷款,并设立11处“新青年人才驿站”,为来长求职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天心区作为新消费策源地,更推出“十条措施”,设立30亿元产业母基金,并成立全国首个“夜间经济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截至2024年底,长沙市实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覆盖的先进制造、互联网+、创新创业、跨界综合管理等“四新经济”企业37.27万户,同比增长6.53%,占实有企业总量的49.7%。

产业协同,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集群”。

长沙正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消费品牌已形成“热带雨林”式生态:全市143个新消费品牌覆盖餐饮、零售、美妆等八大领域,诞生文和友、兴盛优选2家独角兽企业,三顿半、茶颜悦色等5家“未来独角兽”,以及2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2025年,福布斯中国新零售产业创新与投融资活动将于4月17日至19日在长沙举办。届时,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零售品牌、顶级投融资机构及智库专家将汇聚一堂,共探新零售产业创新趋势与投资机遇,进一步强化长沙的消费创新影响力。

从坡子街的炸串摊到全球研发中心,从本土品牌到国际巨头,长沙新消费品牌的“青和力”,本质是青年与城市的共生共长。在这里,年轻创业者可以用5000元启动资金撬动百亿市场,城市用政策、文化、产业为他们搭建舞台。未来,随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长沙或将诞生更多“现象级”品牌,继续书写“青春与城市”的传奇。

双轮驱动的“创新力”

文创+科创激活品牌进阶密码

让每个异想天开都找到生长的缝隙,让所有特立独行都绽放应有的光芒——

安克创新每个品类的研发时间平均是6个月;水羊股份建立“中国皮肤大数据平台”,以科技赋能美妆个性化定制;鸣鸣很忙从卖零食进阶到卖生活方式,“零食+N”模式引领零售新风尚……

从长沙众多新消费品牌的成长史、发展史里抽丝剥茧,由“一”而“千”、从“一”到“万”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品牌围绕着“文化解码”,通过文化创意的碰撞、经营空间的重构,催生出“文化+商业”新生态,以独特的魅力撬动“大经济”,创造出消费升级的新场景。

2013年的长沙街头,绿底白字的“一点点”奶茶店,在热闹的市中心随处可见。“地下铁”港式奶茶店透着的不羁和自我,如同Beyond乐队唱着的《海阔天空》一般,成为长沙众多中学校园周边中学生们交流的空间。

那时,35岁的吕良再次创业,在黄兴广场西南角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门店上,挂起一块招牌。因曾在广告公司当策划时接过几个古风的业务,他以妻子的形象为原型,设计了一个手持团扇、头盘发髻的仕女图,并以中国红作底色、八角窗为框,制作出门店标识,在奶茶界打响“国潮”奶茶第一枪。10年之后,“茶颜悦色”及其系列品牌的门店在长沙的数量已过千家,显示其绝对的市场影响力。

文宾第一个创业平台是流动油炸摊。将仅有的几千元作为启动资金,他买了一台二手小推车。别人卖蒸排骨生意好,他偏不,主打产品是油炸排骨,美其名曰“犀利排骨”。小推车在坡子街街口一摆,几天时间就赚到过去一个月的收入。随后,他与合作伙伴租了间10平方米的门店,推出“老长沙油炸社”,擀面棍般粗长的炸香肠让顾客惊诧。当门店的餐桌由5张增加到50张时,他们转向倒腾小龙虾,开了间“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一口气推出七八种吃法,门前的顾客排起长队。2018年,文和友已强大到吸引资本力量的加持,文宾有了更新异的想法:将长沙老街区搬到餐馆里,包下海信广场7层高的排头门脸,四处搜罗来两万多件老物件,将“上个世纪80年代长沙社区”复刻在两万平方米的空间,成为长沙的城市地标之一。

新消费品牌的诞生,文化创新注入全新活力,科技赋能实现的则是能级跃升。安克创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安克创新在充电领域有个“强迫症”:哪怕数据线全球卖得最好,也要死磕每个细节。2013年他们造出能自动识别手机的PowerIQ芯片,让一个充电头能给手机、平板、笔记本同时快充,这个技术至今仍是行业标杆。2018年更玩出花样——把造火箭用的氮化镓材料塞进充电头,做出只有打火机大小的30W快充,不仅充电速度翻倍,还解决了传统快充烫手山芋的难题。到2024年,他们的充电器已经像贴心管家:插上手机自动匹配最佳充电模式,玩游戏时智能提速,临睡前切换涓流保护电池,甚至能通过App查看充电健康报告。

这些创新印证着安克创新的信念:充电不该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应成为连接人与科技的温暖触点,让每个充电瞬间都闪耀人文关怀的微光。

“商业是一场持久战,一开始比拼的是灵感、勇猛和运气,接下来拼的是坚忍、格局和理性。”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书中写道。

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新消费品牌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对长沙新消费品牌创新力的终极考验。

茶颜悦色回答——

在奶茶江湖的浮沉中,品质才是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当同行们以“季度上新”的节奏制造消费新鲜感时,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却带着团队逆流而行——每年仅精研两款新品,却将80%的研发精力倾注在经典产品的“毫米级进化”上,通过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以特色去抓住细分市场。

这种近乎偏执的“慢功夫”,在追求快迭代的行业里开辟出独特生存法则:当其他品牌的新品存活周期平均不足6个月时,茶颜悦色甚至六七家门店开在一块,整条街都是茶颜悦色的奶茶、零食、咖啡和酒,长沙人已被硬控进茶颜宇宙。

文和友回答——

从餐饮到文化平台的跃迁。在物质过剩的时代,唯有情感价值能穿透价格战的迷雾。文和友构建沉浸式市井美学,打造城市记忆的活态档案馆,用老物件复刻上世纪80年代街景,细节精确到老式电表箱的锈迹纹理。从斑驳的搪瓷杯到生锈的自行车牌,甚至复刻老式录像厅的雪花屏效果,用视觉、听觉、嗅觉的立体冲击打造时空穿越感,将地域美食转化为文化符号,将湖湘文化元素植入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臭豆腐的烟火气中完成情感投射。

安克创新回答——

技术迭代才是硬道理。这个由充电宝起家的品牌,硬是把研发做成了“肌肉记忆”——安克创新近5000人的团队里,有超过一半是从事研发相关工作,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硬生生把充电器这个不起眼的小配件,玩出了科技范儿。

他们的产品更新比手机换代还快:一个充电头从图纸到量产只要6个月,上市后还会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打补丁”。当同行还在卷充电功率时,安克创新已悄悄布局未来,不断拓宽产品线,在影音、消费级储能、3D打印等赛道推进,在更多的细分领域拓展市场。

鸣鸣很忙回答——

强化供应链的韧性。这家零食店能开到全国15000家,秘密藏在物流仓库里。一座中国最大单体智慧零食仓库将于2025年底投运,日均处理50万件商品,4万个立体库位可容纳200万件货物,为区域电商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水羊股份回答——

自有品牌与代理业务的协同进化。从“淘系面膜第一股”到全球高奢美妆品牌,以面膜起家的水羊股份以研发构筑技术壁垒、以文化重构品牌叙事、以全球化视野整合资源,不断加注自有品牌业务,将公司打造成一家“初步全球化的新晋高奢美妆品牌管理集团”,逐渐成为中国美妆产业升级的标杆样本。

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叠加地域文化赋能,长沙新消费品牌迅速崛起。不进则退的商业竞争之下,长沙新消费品牌必将持续创新,在竞逐新消费的下半场走向“长红”。

背着双肩包来创业的“吸引力”

让创业“成则乘风破浪,败亦能东山再起”

从杭州湖畔学院派的“六小龙”,到长沙市井烟火气里闯出的“五小虎”,这些搅动新消费江湖的弄潮儿,大多带着草莽气息与书卷温度——或是摆摊少年在油烟中淬炼商业嗅觉,或是毕业生用毕业论文里的灵感点燃创业火种。他们身上跃动着相似的基因密码:既有初生牛犊的孤勇,更离不开城市母体给予的容错胸怀。

世纪之交的晨光里,刚跨出湖南师大校门的戴跃锋,还揣着“80后”的迷茫。国企铁饭碗盛着的800元月薪,浇不灭这个邵阳伢子扎根星城的执念。2004年的某个深夜,他在河西城中村出租屋的二手电脑前按下创业快进键,两年后与“御泥坊”邂逅,自此,这个曾在国企格子间数过秒针的年轻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开启了用互联网改写千年美妆史的诗篇。

戴跃锋坦言,长沙这座城市给他最大的感觉就是包容。

“从最开始用两千多元创业,到后来公司成功上市,无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我们确实体会到了政府的支持。”戴跃锋说,一个年轻大学生在长沙创业,经过努力可以在这里做出一家属于自己的上市公司,每天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就是在长沙最好的感受。

一家企业的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掌舵者的决策与布局。

一个产业的爆发,则与当地创新创业的阳光、雨露、土壤息息相关。

“让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背了双肩包就可以到湖南来创业!”

继去年互联网岳麓峰会之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再次热情邀约。

于长沙而言,这些年已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据统计,过去5年中,长沙的人口增长100万,平均每年增长20万。长沙这座巨型青春磁场,吸引“背着双肩包来创业”的年轻人纷至沓来,催生了新消费“小虎”们的批量出现。

长沙的吸引力,来自“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容错率。

长沙已连续17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特别是长期以来的“房价洼地”,独特松弛感的生活节奏,以及逐步跃升的城市能级,让创业“成则乘风破浪,败亦能东山再起”,降低了年轻人起步的门槛和负担,增加了年轻人创业的容错率,为他们开辟了一片创新创业的雨林。

在创立茶颜悦色之前,吕良做过文创、摆摊、画过画,开过卤肉店,加盟过茶饮店,甲方、乙方都干过,就是没赚到什么钱。这样一个“普通人”的剧本,却让他35岁后逆风翻盘,打造了茶饮行业的一个新的标杆。

以南门口不足15平方米的小店为起点,顶着创业初期交不起房租的担心,“90后”安徽姑娘吴畏在茶饮市场竞争火热的长沙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果呀呀创始人。用她的话说,“创业期间,长沙给我的感受是,永远有路可走,只要找准方向用力朝前走,就能一步一步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长沙的吸引力,来自“在长沙 都实现”的包容度。

新消费是一个亟须新点子、新创意的产业,长沙为各种奇思妙想落地落细营造成长环境,复古的、时尚的、人文的、抽象的,只要你“好吃”“好玩”“有意思”,就有机会实现创业梦、创富梦。

解放西路的“零食很大”用超现实主义的尺度再造街头剧场:可以当被子盖的大辣条化身行为艺术展品,半人高的奥利奥装置引发打卡风暴,怀抱式泡面桶更成为Z世代的社交货币……当商品突破货架的桎梏,消费便升维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喜剧,激发了社交互动欲望,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

当新奇的味觉实验还在舌尖萦绕,东茅街茶馆已用时光机将人拽入老长沙的慢镜头。铜壶煮茶的氤氲里,穿香云纱的老茶客与戴渔夫帽的文艺青年共享一桌,点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暖茶,就着长沙特色小吃,老长沙市井的松弛感瞬间拉满,不管是本地食客还是外地游客、老口子还是年轻潮人,都爱来这儿扎堆,这座复古风拉满的茶馆,已成为长沙人流如织的网红打卡地。这座茶馆最动人的商业密码,恰在于它从不刻意讨好某个群体——包容,本就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白沙井旁的跳海酒馆,一边是汩汩细流、滋润长沙的古井,一边是涂鸦满墙盛满氛围的酒吧,点上一杯鸡尾酒或者咖啡,洗去一身的“班味”,这样的烟火气与文艺范交织交融,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在互联网上,不少外地游客有这样的共识,长沙的一大好玩之处,在于其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的层出不穷。这背后,是长沙对每一个idea的尊重,让创业者们勇于摆脱市场同质化运营,做到真正的“千店千面”,才能不断引领消费新潮流、新热点。

“首发经济”持续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2023年,长沙开出了465家首店。2024年更是加速发展,湖南首个永旺梦乐城、湖南首座万象城,以及MIU MIU、句象书店、ILOVETOY、小米汽车等众多新开设的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为长沙新消费注入新鲜血液,成为长沙市民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确幸”。

“演绎”“赛事”经济热辣滚烫。周杰伦四场演唱会拉动文旅消费超5亿元,李荣浩、张杰、华晨宇等歌手演出带动周边酒店、便利店、外卖订单激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乒超联赛、长沙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迸发活力,长沙持续书写“流量”变“留量”的新篇章。

“夜经济”越夜越精彩。焰火表演、渔人码头夜宵、解放西路酒吧街等夜间消费场景,为城市增添了独特魅力。天心阁光影公园、橘子洲·江天暮雪文化园等历史文化景点,经过“文化+科技”的赋能,在夜色中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会展经济”搞活一座城。互联网岳麓峰会、中国新媒体大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等国际性、全国性展会纷纷落户长沙,让全世界嘉宾零距离感受山水洲城的独特魅力,长沙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八,蝉联中部第一,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长沙的吸引力,来自对创新创业坚持长期主义的帮扶。

养了“六千条锦鲤”,才出了“六小龙”,这是杭州孕育“六小龙”的秘诀之一。于长沙而言,新消费“小虎”的批量出现,正是坚持长期主义的产物。

以政策支持为例,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新兴消费业态培育工程”,引导新消费品牌发展;在全国首创“1+3”新消费产业服务模式,围绕产业研究、企业服务、资本加持等方面形成服务闭环,为新消费品牌在长沙生根开花、枝繁叶茂提供了土壤;持续通过节会扩内需、促消费,连续举办中国(长沙)新消费城市峰会,精心策划“消费促进年”“福满星城”等系列活动,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不搞“鸡娃式”的内卷,只做创业者们背后长期的托举和兜底者,才让“小虎”们在湘江之畔经历了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的拔节生长。

前不久,《夺金2025》热播,全网传播总量超15亿次,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来湖南、来长沙创业。未来,随着更多的“金种子”在这片沃土上扎根,越来越多的“小虎”必将在更多领域茁壮成长,为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贡献力量。

尾声

天光渐晓,超级文和友的灯牌与岳麓书院的飞檐在晨雾中轮廓渐显,如同这座城市消费叙事的两面书页:一面写满“惟楚有材”的千年抱负,一面镌刻“敢为人先”的当代密码。此刻的五一商圈,提着国潮纸袋的潮人与推着货车的老匠人擦肩而过,他们共同完成着一场属于星城的新消费场景——

在这个时空交叠的剧场,你可以用晨光中的一碗米粉兑换乡愁,也能用深夜路边摊的麻辣烫温暖孤独;你可以用一场沉浸式戏剧的门票穿越秦汉,也可以用直播间抢到的国风香囊锁住此刻的月光。

这不是简单的买卖往来,而是一场关于新消费的宏大叙事,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深情对话:让国潮不再是橱窗里的标本,而是可触摸的市井日常;让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可感知的生活温度。

荡胸层云,湘江奔涌,长沙正将“美好生活”的宏大命题,从抽象概念具象为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激荡出中国新消费的黄金浪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