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阳楼区司法局岳阳楼司法所始终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耕基层法治土壤,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围绕“依托名楼优势,加强普法宣传;弘扬忧乐情怀,构建和谐社区;力保高位态势、争创模范司法所”的工作目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日,岳阳楼司法所凭借扎实的硬件基础、高效的运行机制和亮眼的服务成效,获评全省规范化司法所。
筑牢法治根基 推进规范建设新实践
走进岳阳楼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人民调解室、社区矫正室、安置帮教室、法治宣传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会议室、档案资料室等13个功能室规范有序,一应俱全。
近年来,岳阳楼司法所紧扣湖南省司法厅“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要求,对标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功能分区科学化、管理制度规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为导向,打造“一站式”基层法治服务平台,投入专项资金完成业务用房升级改造,推进硬件基础设施配新配齐,目前总办公面积690平方米。
创新特色实践 激活法治效能新动能
岳阳楼司法所所辖11个社区,总人口4.8万余人,人口密集,矛盾纠纷多元复杂。
“车子已经放在维修机构3个多月了,我现在出门都不方便。”彭先生来到岳阳楼司法所,请求司法所介入调解。
2022年12月,岳阳楼司法所辖区某小区因自来水管爆裂,致彭先生电动汽车被淹。车主索赔3万元,物业公司则因赔偿价格过高多次协商无果,双方僵持三月未决。
岳阳楼司法所接到当事人申请、了解纠纷的原委后,立即组织岳阳楼派出所、社区进行调解,并邀请社区联点的李律师、小区群英代表一起协商,最终这场僵持三个月的纠纷在短短两小时内顺利解决。
针对商圈租赁、物业矛盾等高频问题,岳阳楼司法所深化“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联合综治中心、派出所、社区、网格员、联点律师等多方力量,从单点突破到齐抓共管,通过“听诉求、摆事实、辨是非、定方案”四步法推动案结事了,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治理局面。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要牢牢守住这道防线,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问题。”岳阳楼司法所负责人说。近年来,岳阳楼司法所联合多方力量,成功化解商事纠纷、邻里矛盾等各类矛盾纠纷283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7.4%。
深化服务效能 彰显法治惠民新作为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我们老年人要多学习,学法懂法才能不上当受骗。”来岳阳楼景区游玩的张奶奶开心地说。2024年12月末,岳阳楼司法所联合多个社区以元旦佳节为契机,在岳阳楼景区开展“法律宣传进景区,普法惠民共前行”的宣传活动,引导辖区居民及游客争做“法律明白人”。
在为民服务上,岳阳楼司法所以公共法律服务为核心,大力开展普法宣传,聚焦民法典、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领域,以415国家安全日、大学生送法下乡、“12·4”国家宪法日等为依托,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同时,结合岳阳楼景区文旅资源,积极开展“法治春联”“法律宣传进景区,普法惠民共前行”等特色普法活动,助力景区运营更加规范有序,让游客玩得舒心、放心。近三年,岳阳楼司法所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9场次,解答群众咨询8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26000份。
提升矫正实效 传递法治温情正能量
张某是岳阳楼司法所辖区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自幼学业优异,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外知名高校深造,却因经济困难不慎触犯法律。
矫正初期,张某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对未来充满迷茫。司法所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其心理状态后,迅速启动针对性帮扶机制,一方面通过定期谈心疏导情绪,帮助她重建自信,另一方面安排其参与街道公益志愿服务,在助人中重塑社会价值感。
在矫期间,张某家中因房产过户问题遇到困难,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提供法律帮助,并协调街道、社区、专业律师及邻里代表共同参与调解,成功化解这一困扰张某家庭多年的难题。感受到司法温度的张某也逐渐走出阴霾。
针对特殊人群监管,岳阳楼司法所采用“精准矫治+暖心帮扶”工作模式,通过“一人一策”个性化方案解决矫正对象实际困难,依托“社矫通”智慧平台,实现电子定位监控,确保24名在册对象动态可控。近三年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0人,实现零脱管、零漏管;开展集体教育420余人次、公益服务430余场次,成功帮助8名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重归正轨。
从“硬件提档”到“机制创新”,从“单点突破”到“齐抓共管”,岳阳楼司法所以规范化建设为牵引,织密基层治理的“千条线”,为法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未来,岳阳楼司法所将继续深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以法治之力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为岳阳楼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新时代法治画卷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来源:岳阳楼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