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
4月7日,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党政联席会第三次会议在达州召开。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率队前往达州。此次联席会还特别邀请了省经信厅副厅长敬茂明,遂宁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宏轩及中铁成都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传富等到会指导。

联席会现场
此次联席会距2022年5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即将满三年时间。近三年时间里,特别是2024年两地在组团培育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呢?
南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志权介绍,2024年南充达州两地协同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加快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两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63.3亿元,占川东北比重超60%,成为支撑带动和辐射引领川东北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据了解,两地在产业共育方面,通过加快推进产业协作发展、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深化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等路径,聚焦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2024年,两地7户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制造业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7个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两地联合参加2024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招引制造业项目829个,总投资4789.2亿元。
同时,两地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园区上共同发力,南充新拓展园区面积10.9平方公里,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25.5万平方米,南充经开化工园区上榜2024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达州麻柳化工园区、斌郎化工园区获省政府批复认定,达州普光化工园区完成扩区公示,成为拥有3个省级化工园区的化工大市。

达州东部经开区一座现代化钢城已经崛起
另外,两地会同广元、广安等地共建川东北科技专家库。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委托试验及品种多点试验协议。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两地成功转移能源化工、新材料等技术成果12项,2024年度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61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60家。
共同构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
2024年,两地扎实推动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建设和南广铁路前期工作等。深化嘉陵江、渠江水运协作,协同争取金堂﹣阆中﹣达州﹣金堂短途运输航线成功实现首飞,从而推进区域交通更加便捷互通。
同时,联合建设综合物流枢纽。巴(中)南(充)高铁开通运营,嘉陵江﹣长江4条省际航线畅通运营,南充港接入全国“北粮南运”水上大通道,并成功入选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达州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建成运行,成功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全省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开行“四向班列”499列。两地与万州、开州、舟山、遂宁、广元、攀枝花、泸州、眉山等地,签订共建共享物流枢纽合作协议,更好实现多向赋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位于南充市的成达万高铁嘉陵江特大桥(成达万高铁公司供图)
另外,携手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南充举办2024年智能制造市州行(四川南充站)、氢能产业发布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达州开展“亚马逊跨境全川行”达州站欧洲专场、中国(四川)出口商品世界播走进达州等专场活动。组织两地企业参加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西部博览会等省内外大型展会,推动加入全省企业服务联盟。
组团打造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样板
据统计,2024年两地累计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71.5万亩,协同推进嘉陵江—渠江生态走廊建设。加强川东北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会商,共同推进嘉陵江跨界流域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危险废弃物管理。2024年,两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前60位,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在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面,两地携手广安联合建设川东北优质水稻产业集群,共建川东北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基地。持续擦亮“好充食”“巴山食荟”品牌,推动特色产品互驻两地农特产品专销门店。
另外,文旅融合也是两地共同发力的重要方向,两地签署《文化旅游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出“将帅故里”“战斗遗址”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联动打造川东北文旅休闲度假集群,加快推动达州巴山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携手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据了解,两地开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加强两地名师名校长协同培养,联合培训人才160余人次。深化两地职业院校专业合作,举办2024年两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班主任能力大赛,深化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师资培养等方面交流。
同时,紧密开展医疗合作,川北医学院与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南充市中心医院、顺庆区人民医院、营山县人民医院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实习协议,互派医疗卫生人才进修、顶岗锻炼等220人次。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与达州市中心医院合作建设医学影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立整形美容、烧伤、病理等5个专科联盟,成立危重症救治联合指导中心。
持续深化跨区域政务服务协作,255个南达事项、60个万达开南云事项实现“跨域通办”,2024年累计办理两地政务服务事项160余件。持续打响“绸都家政”“巴山妹子”等劳务品牌,联合举办“万岗促就业惠民生”校园招聘活动、“南达”组团培育高校毕业生夜市招聘会等系列就业招聘活动42次,达成就业意向8700余人。
黄志权表示,下一步,两地将继续抢抓国省战略机遇,用好“一中心一方案”“以工业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支持政策,用心谋划好、部署好、落实好2025年重点工作,在产业协作、改革试点、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全力推动组团培育副中心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