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透视银行养老金融!多家机构养老金托管规模、账户数再创新高

时间:2025-04-21 16:45:00

谢忠翔

日前,金融监管部门明确银行业发展养老金融业务的工作思路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近期,各大上市银行集中披露的年报,总结了各自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方面的积极进展。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部分国有大行、股份行2024年年报,多家银行在养老“三大支柱”领域发展迅速,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养老金托管规模再创新高。例如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机构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同比实现翻倍式增长。

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2024年多家银行通过强化自身养老金融品牌建设构建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持续挖掘养老金客户,带动银行其他业务获客。

养老金受托资金快速增长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多家大中型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详细介绍各自养老金融的积极进展,其中增速较为显著的领域之一,来自于养老金的管理规模。

工商银行年报专栏中介绍,养老金融方面,该行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养老金托管规模3.3万亿元保持行业第一。对比2023年末数据,该行各项养老金管理规模,在2024年新增将近9000亿元。

中国银行年报透露,该行养老金托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截至2024年末,该行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2590.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92.05亿元,增长23.44%;养老金托管运营资金规模1.17万亿元。

农业银行年报显示,该行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为3166.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6%,客户数量及业务发展保持较高增速。建设银行表示,建信养老金二支柱资产管理规模突破6200亿元,母子协同拓展客户新增128%。

股份行方面,多家机构也增势迅猛。招商银行在年报中称,养老金托管规模达1.33万亿元,规模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年金受托规模再创新高。中信银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养老金融托管规模突破5000亿元。光大银行表示,去年末该行养老金托管规模近46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6%。

多家银行个人养老金开户数翻倍

2024年12月,经过2年先行试点,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从此前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7279万户。在此背景下,较早布局的商业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受此前低基数影响,呈现“爆发式”增长。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表示,该行2024年个人养老金新开户数增长187%,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及缴存额保持同业领先。建设银行也表示,该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同业领先。交通银行表示,该行去年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数实现翻倍增长。不过,这些机构的具体数据并未披露。

中国银行披露,作为个人养老金服务首批试点银行,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已超1000万户。招商银行也在年报中称,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1000万户,缴存额居市场前列。

兴业银行在年报中介绍,该行截至去年末个人养老金开户数627.45万户,同业排名靠前。数据显示,相较于2023年末,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去年新增202.54万户,增幅47.67%。此外,该行手机银行养老金融专区及个人养老金专区全年服务客户843.37万人次。

中信银行年报显示,该行去年末,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218.8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6.04%。民生银行年报称,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229.5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9.40万户,增幅34.91%。

值得一提的是,在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多家银行有关资产管理规模也带来可观的增量。据介绍,兴业银行50周岁及以上客户2710.36万户,管理综合金融资产1.87万亿元;光大银行则表示,该行养老客群AUM规模达1.50万亿元。

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更趋多元

就在不久前,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就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强对养老产业的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水平多个方面等提出明确要求。

事实上,各大银行近年来正在加大对养老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的布局力度,服务供给更趋丰富多元,部分银行还形成了自身特色养老金融品牌。多家银行在近期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也详细介绍各自品牌、产品建设进展。

例如,建设银行将“养老金融专业银行”作为该行锚定的目标之一,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该行还发布集团养老金融统一品牌“健养安”,围绕养老资金链,重点拓展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机构养老金、银发经济等“四金一银”业务和场景。养老产业金融方面,搭建“康养产业共享服务平台”等。

邮储银行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构建“三横三纵”的立体式养老金融体系,并推出“U享未来”个人养老金服务品牌,产品覆盖个人养老金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依托网点和线上渠道开展立体化投教宣传。

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涵盖“金融+非金融”养老服务。例如,该行围绕“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等老龄群体需求,上线“养老社区、医疗健康、养老地图”服务功能,覆盖29个城市67家养老社区,并提供线下助医、家庭医生等服务。

兴业银行年报介绍,该行启动养老服务金融体系建设,围绕不同客户生命周期,区分备老和养老阶段的不同需求,例如推出养老智慧账户,搭建“123+”养老财富管理体系,完善“金融+非金融”增值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推出85家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实施养老金融人才培养计划,组建首批养老金融规划师队伍等。

光大银行在年报中介绍,该行1500余家网点已完成适老化改造,创建“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培养具备专业资质的养老规划师,打造老年客户专属服务环境、养老金融服务团队、养老金融产品及权益服务能力和养老金融教育活动。此外,该行还打造专属老年视频服务,推出远程协助、视频业务导航、养老金融视频投顾三大服务。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刘榕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