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年一季度消费意愿指数企稳回升 提振消费信心仍需宏观政策发挥合力

时间:2025-04-22 08:4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4月20日,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与抖音生活服务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节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现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与立信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以下简称消费意愿指数)为121.5,高于景气临界值100。据了解,消费者意愿指数为反映消费者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和反映消费者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值在0-200之间,指数值越大,代表消费意愿越强烈。其中,100为景气临界值,即当指数值小于100时,指数处于弱消费意愿区间;当指数值大于100时,指数处于强消费意愿区间。

与上季度相比,消费意愿指数上升2.1点;其中代表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12.4,上升2.1点;代表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30.5,上升2.1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意愿指数下降11.8点;其中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下降5.3点;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下降18.4点。

动态来看,在2024年二季度开始消费意愿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024年二、三、四季度降幅分别为5.9点、3.9点和4.1点)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消费意愿指数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该调查为全国性调查,覆盖一线至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样本量为5000个消费者,旨在动态把握消费者消费信心、消费行为、消费意愿的变化趋势,了解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的意见建议,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认为房价偏高的消费者比重仍超六成

调查结果还显示,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有所回升,预期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可望改善,当前消费者消费意愿强度有所加大,消费者信心有望增强,但城乡消费意愿差距有所扩大。同时,消费者认为当前市场消费价格偏高的比重有所下降,对当前消费环境的满意度出现回升。不过,仍有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当前市场消费价格偏高,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尚有不小的距离。

《报告》指出,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相关政策推动下,认为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的消费者比重持续上升,政策成效逐渐显现,但认为所在城市房价偏高的消费者比重仍超六成,完成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尚需政策的持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动下,打算购买家电及数码产品的比重连续两个季度上升。未来半年消费者打算购买家电及数码产品、服装鞋帽箱包、旅游、教育培训以及休闲健身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相对较大。家电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购买的主要商品。多数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享受到的优惠补贴与消费者的期待值存在一定差距。

《报告》显示,未来半年超三分之一消费者旅游预算在一万元以上,旅游出行以一周左右为主,旅游消费意愿呈现上升趋势;消费者选择游览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比重上升,且体现出季节性特征;选择与文化相关的旅游项目比重超过四分之三,体现了文旅融合是发展趋势;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存在就近原则;汽车保有量的较快增长则促进了自驾游和自由行旅游的活跃。

从调查结果来看,汽车消费总需求受汽车消费规律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在经历峰值后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持续上升,其中混合动力车最受欢迎;受跟随性降价举措影响,燃油车需求连续两个季度回升;10-20万元中价位车型仍是主流,且集中度有所提升;国产品牌车、SUV依旧是消费者购车首选。

此外,《报告》还称,连续三个季度消费者选择在家做饭次数增加了,外出就餐和点外卖的次数减少了,这对餐饮行业可能形成一定压力。

提振消费信心仍需宏观政策发挥合力

“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社保等是当前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对宏观经济平稳向好充满了期待。”《报告》还称,消费者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加大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的宏观经济政策力度、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切实减轻子女培养教育负担、适时给消费者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举措提振消费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及,接近九成消费者听说过AI(人工智能),其中超过六成消费者使用过AI,且AI在消费者中的渗透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城乡、年龄、学历等结构性差异。超九成消费者认为AI会带来诸如提高工作效率、为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等积极影响。同时近六成消费者也表示AI的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诸如增加失业等一些负面影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其不良后果。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报告》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尽快并有效稳定消费者预期,一方面要尽快促进股市的回暖,遏制楼市的下跌趋势;另一方面要加大宏观经济刺激力度,有效促进内需增长,有效保持外贸的基本稳定。

二是坚决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落实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三是高度重视人口结构变化尤其是老龄化快速演变对消费形势带来的深刻影响,进一步完善以医疗保障为突出要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发针对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系统解决子女培养教育负担过重问题。

四是加大促进消费政策力度,在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促进消费的政策范围,通过发放无差异消费券,更大力度刺激消费。

五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同时要设法防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