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上午9时,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大华门诊部大厅内气氛热烈,由外科第七党支部、门诊党支部联合主办的“优质服务·党员先行”党日活动暨“上海市同济医院麻醉科2025年中国麻醉周”线下科普讲座及咨询活动顺利举行。活动以“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 护健康安逸绵长”为主题,吸引了周边数十名市民参与,麻醉科、手术室、大华门诊部及大华二村五居党员骨干共同携手,为公众普及麻醉知识,提供专业诊疗咨询。

活动伊始,外科第七党支部支部书记、麻醉科执行主任刘健慧致辞,她强调,麻醉学科是保障手术安全、提升患者舒适化医疗体验的重要环节,党员医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专业服务融入卫生健康事业,今天我们以党员身份来到这里,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传递一份责任与承诺。随后手术室护士长姚英致辞,她说,麻醉与手术密不可分,每一台手术的安全与成功,都离不开麻醉医生的精准护航和护理团队的全程守护,手术室将继续深化与麻醉科协作,优化围术期护理细节,以党员的要求为准则,用专业与温度引领服务!

活动现场,麻醉科医师图玛热斯以《“麻”完一觉,我还是那个机灵鬼么》为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人们对麻醉是否影响认知功能的担忧。她指出,术后短暂记忆力下降多与手术应激、基础疾病、部分麻醉用药等因素相关,而非麻醉单独所致,尤其针对老年患者,团队通过术前精细化评估、多模式镇痛及术后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麻醉不是‘变笨’的元凶,科学管理才是关键!”图玛热斯用通俗语言打消了听众疑虑。

随后,麻醉科医师练琰姿在《无痛胃镜不可怕,麻醉门诊护您安》讲座中,系统介绍了无痛内镜的麻醉与门诊评估流程。她说,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需经麻醉门诊专业评估,包括基础疾病、心肺功能、药物过敏史等,麻醉医师会量身定制镇静方案,并全程监测生命体征,练琰姿的讲解生动展现了麻醉如何让胃肠镜检查从“煎熬”变为“安睡之旅”。

两场讲座后的专家咨询,麻醉科杨君君副主任医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帮助公众消除对麻醉的误解,现场互动踊跃,收获阵阵掌声。在总结致辞中,门诊党支部支部书记、大华门诊部主任陈亚清充分肯定了科普讲座这一活动形式,通过现场演示与互动,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价值,有效拓宽了党员群众的认知视野,使党群联系更紧密;同时提出期许:未来有更多的优质科普讲座,使之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服务社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刘健慧主任随后表示本次活动是同济医院麻醉科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的缩影。麻醉科团队坚持“党建引领,科普惠民”,持续推动舒适化医疗与术后加速康复(ERAS)理念落地。未来,麻醉科将以中国麻醉周为契机,进一步开展疼痛管理讲座、基层健康咨询等系列活动,为健康中国建设而不懈努力。


同济医院麻醉科执行主任,麻醉学科基地主任,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届上海市“医树奖”,上海市卫健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中国麻醉学会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创新与推广分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委员。擅长各种复杂手术及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老年患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

同济医院麻醉科教学秘书,博士,副主任医师,讲师。首批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麻醉科专业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小儿麻醉学组组员,上海市普陀区麻醉质控学组秘书。擅长各级手术的临床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尤其擅长危急重症抢救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

同济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硕士,副主任护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智能装备发展促进分会委员,上海市护理学会手术室专委会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学会护理组副组长,骨科学分会肩肘外科学部委员,装备协会上海市级手术室专委会委员,同济大学手术室供应室专委会委员,AO TRAUMA ORP讲师
图文|麻醉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