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管乐强奏如惊雷乍响,弦乐泛音似浪涌铺展,4月23日晚,在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上,杨力执棒、张景丽与泉城交响乐团携手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演奏,黄河般奔涌的气势、泉城文化的勃发一齐交织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穹顶。

大河潮起 转译时代新声
音乐会在著名作曲家向民改编的交响诗《大河潮起》中震撼启幕,该曲作为起步区城市主题歌曲,由善龙、箫陌作词,任斌作曲,是2024“唱响泉城”城市主题歌曲征集一等奖获奖作品,歌曲通过建设者视角展现起步区从“开局起步”到“全面成形起势”的建设历程和精神风貌。展现了黄河地域性主题曲目,宏大的叙事展现了大河奔腾不息的场景与生生不息的画卷。正如向民教授所说“音乐可以表现一个时代最深沉的感受,留下历史的印记”。《大河潮起》乐曲中展示着建设者的期许,又饱含黄河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的精神密码,以交响乐的形式构建黄河文明与现代新城的时空对话,讴歌济南起步区建设者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风貌,进一步挖掘黄河的时代价值,更好传承弘扬新时代的黄河优秀传统文化。

铿锵鼓点 又见文化传承
与《大河潮起》共同构成上半场的是陈怡作曲、著名打击乐表演艺术家张景丽演奏的《打击乐协奏曲》。济南籍的艺术家张景丽作为家乡的文化使者,以铿锵的鼓点叩击时代脉搏,用艺术语言讲述家乡故事,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动能。
《打击乐协奏曲》全曲分成三个乐章,分别取材于京剧曲牌音调、念白吟诵腔调和锣鼓演奏音响,乐章间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打击乐的个性与潜能。乐章中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灵感,将诗词的韵律与打击乐的节奏相结合,她以鼓槌为笔,以鼓面为纸,在音乐厅明暗交替的灯光下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通过快速的节奏变化与音色对比,将乐章的情感推向极致。

演绎经典 凝聚新生力量
整场演出中,年轻的泉城交响乐团乐手们全程保持高度投入状态,眉眼间凝聚着对音乐与舞台的敬畏,指尖跃动与指挥手势精准呼应。尤为令人动容的是谢幕环节的温馨场景: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于穹顶,乐手们并未即刻离场,而是自发转身与相邻成员握手致意,笑容中洋溢着对集体成就的自豪与喜悦。观众感慨:“这种发自内心的相互致敬,正是顶尖乐团专业精神与团队凝聚力的双重体现。”
泉城交响乐团总经理徐坚表示:“作为一支最年轻的乐团,受邀参加中国交响乐之春,在这个有影响力的平台上展示泉城交响乐团年轻进取的专业精神,在中国交响乐领域发出泉城声音,是对乐团最大的鼓励。”泉城交响乐团是参加本届国家交响乐之春成立时间最短的乐团。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乐团在指挥家杨力执棒下再次演绎了这一经典,展现了作品的复杂情感与宏大叙事,将本场演出再次推向艺术高潮。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新生力量,完美诠释了第九届交响乐之春“进乐新篇”的主题,经久不息的掌声是最有力的证明。

泉城交响乐团成立于 2024年,泉城交响乐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济南特色的创新之路——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保利山东剧院管理公司运营的双轨融合发展模式,乐团以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交响乐艺术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国际化、具备一流演奏水准的交响乐团。这次演出不仅是泉城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也是乐团在探索现代乐团建设与运营机制上采取保利文化集团大型央企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强强联合的方式的有力展现。
这场音乐会,让黄河潮涌声在交响乐中重生,一个属于新时代的文化大潮,已然在交响乐的舞台上泛起涟漪。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刘恬